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仅有约40年的历史。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该学科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其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医院乃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由院前现场急救与院内急诊共同构建的急诊急救网络,承担着各类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建立,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形成3种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有调度指挥和院前急救为一体的北京模式;有院前调度指挥独立、依托各医院急救人员实施现场急救的广州模式;也有依托医院建立急救中心、与医院共同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重庆模式。
我国院前急救人员主要包括急诊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等5类。救护车内一般配备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驾驶员,或配备医生和驾驶员各1名。目前,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并建立了诊区、抢救区、观察区和重症监护病房为一体的急诊综合救治平台,基本完成了中心—站—所—科(室)相结合的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
在国际上,主要有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两种通用的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前者强调尽快将患者转运到医院进行有效治疗,即“将病人带到医院”;后者强调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对患者进行现场救治,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即“将医生带到现场”。
英美模式中,很多接收应急电话的地区调度中心集消防和医疗急救功能于一体,由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开展院前急救,他们只能进行简单和紧急的现场急救处理,使用肾上腺素和氧疗等少数医疗手段。法德模式中同样设有全国统一的应急电话,但急救人员均为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接受专业培训的急救医师,资质更完备,配备药物和急救技术也比英美模式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急救网络建立时间较长,运行相对成熟,急救反应平均时间约为6.75—9分钟。
当前,我国区域差距较大,各地急救水平不一,急救反应能力仍须加强。在救护车到达前,社会急救和公众自救、互救的及时有效开展,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急救不能只依靠专业队伍,人人都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形成社会化、现场化、网络化和普及化的全民急救体系。广义来讲,急诊急救服务应包括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所、医务室、保健站等,更应包括红十字救护员和现场的其他“第一救助者”。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推进公众急救技能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公民的自救他救能力,将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提升至10%。因此,在社区中开展群众性救护知识教育势在必行。
此外,急救设施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缺失,也会妨碍急救行为开展。AED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的普及程度很高,达到了每10万人200—300台的水平,我国应加速在公共场所配齐急救设施。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救网络,缩短急救半径,帮助普通公众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进一步提升急救成功率,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9日 19 版) 关键词: